2020 德国城市建设奖| 德国城市设计最高奖项
中国城市建设的标杆与城镇化下半场的里程碑
设计结构转型——多特蒙德凤凰湖地区获得2018年德国城市建设奖
中国重要示范项目
位于江浙沪交界原点的江南水乡客厅项目,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启动区核心。
一个基于生态、传承、活力、永续思考与创新的传统小镇的未来设计
德国联邦建设部示范项目
未来城市应以人与自然的需求为出发点,探索科技发展赋予城市空间的全新可能。
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区核心区,创新动能与服务转型目标引领下,山东科学城探索时代发展赋予“山泉湖河城”当代演绎的全新可能。
中空港新城发展的核心区域。德智造协同创新小镇位于合肥空港新城东部,面积12.4平方公里,
作为苏州河源头与对接虹桥门户,未来的北新泾将以创新设计理念为引领,建成世界级滨水岸线与独具魅力的智慧复合功能区。
芝罘,滋养烟台生长的历史母港,未来将发展成为链接未来的世界港湾。
海纳小镇以真如的文化为根、蓝绿为脉,规划的“创新引擎”“海纳客厅”“创新孵化”“思想交汇”四大核心板块
“西部国际科教平台、知识自贸创新高地、聚合发展区域智脑”
湖畔的客厅将创造开放性发展的范式,景致、活动与人民的交互的构想,让未来充满蓬勃的活力。
作为大连 2049 城市愿景规划中创新之城的创新策源核心,英歌石科学城组成部分将成为大连未来产业与城市能级跃升发展的关键引擎。
通过概念授予来实现多样性
我们设计的蓝图:人性尺度的建筑布局、开敞公共空间的框架与工业遗存共同赋予项目以个性。它们之间互动形成区域的新特征。
综合发展概念“不来梅市中心2020”——未来十至十五年的城市建设定位框架
“单元协同,共塑核心” 蕴含着紫东核心区对于城市群发展思考的深刻创新,也正是宁镇扬区域协同发展的象征。
作为一座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产业型特色小镇,腾讯双创小镇整合智慧与空间,也将是助力南京提升未来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规避传统商务区发展的局限,徐家湾CBD以人本都市体验、复合功能布局与全域智慧发展助力古都西安再现中华文明和丝路文化高地的荣光。
以十年为一发展阶段,ppas为作为重庆中心城区的渝中半岛提出了未来几十年的城市建设方针与空间发展框架。
借助农博园的展会效应,结合空港物流河区域生态优势,项目将集聚国际尖端农业服务资源发展成为有国际辐射力的农商引擎。
我们为上海市奉贤北部黄浦滨江地区构想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专注于开发实际,深入探讨了集中开发和适宜强度的集约式发展模式,以及同等开发强度前提下低生态足迹发展的可能性。
沿着重庆主城区二环,歇马聚居区借山理水,为15万人构建起“缙云山下休闲小镇”的美好未来。
SOD模式开发下的温州的中央绿轴,未来不仅集聚行政与文化中心,还将兑现其生态和区位价值,成为文化创新与城市活力的中心。
有序的指状绿地,将江景与江风带入到活力区内部。针对不同区段功能与空间特点,灵活采用林荫道、生态绿地、滨水绿地等形式,绵密连接一横两纵的骨架,形成网络化生态格局。
依托区域山水优势,突出生态化的城市建设与高端配套服务,结合富有活力的区域活动,塑造利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金华周边区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山水相融、创新绿里”将是东湄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
我们与城市管理部门共同完成了斯图加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组织了伴随性的公众讨论与专家咨询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部门的领导和地方议会的合作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为高铁新城范围内绿地系统进行综合景观规划,我们致力于打造嘉善“以水为魂的产业新城”。为此建立一个以功能为导向系统化的城市景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上海西南郊的金山现代农业园正在转变成复合功能的城市郊野公园
合肥 | 中德智慧产业园区SINO-German HUB 建筑设计
园区坐落于莲花路和元江路交叉口西北侧,两条道路均为宽阔的城市干道。大道交角处的地块被特别保留为开放式公园,成为这个新兴的高新技术园区中最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玻璃幕墙的管理中心大楼以其充满活力的造型成为这一区域的核心
国际方案征集获胜的三座灯塔计划建于黄浦江东岸浦陆家嘴段,灯塔既是浦江东岸里程标志,也融合了展示空间成为当代公共艺术节点,将地标性、功能性与文化性统一为一体。
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一环,合肥国际创意生态航空城将以航空为主题,发展成为 “产、贸、文、旅”复合型园区。
兰溪 |光膜小镇入口建筑与景观设计
建成后将成为中电产业园乃至温州的“产业发展名片、亲水生态绿里与研发无语标杆”。根据这一发展愿景设计提出四大发展战略:彰显品质的空间结构、增强引力的功能配套、多元弹性的研发空间、富有特色的风格形态。
上海 | 塑造城市的变革——弗兰茨·佩西作品展
城区和气候项目模拟可持续认证